查看: 1322|回复: 0

利辛县乡村文化广场建设情况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3-4-29 14:25:0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  近年来,利辛县为落实中央及省委、省政府“美好家园建设”、“美好乡村建设”的要求,县委、县政府紧紧围绕“和圣故里、仁义之源,皖北水乡、淮上江南”这一城市定位,把建设“美好乡村、美好集镇、美好县城”,作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,推进美好家园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。通过加大乡村文化广场建设力度,使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,美好乡村品味和档次有了显著提升,逐步实现了县、乡、村三级文化基础建设同步发展的目标。


一、多方筹措建设资金

  文化广场是美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,它投资大,受益宽。为了解决建设资金问题,利辛县从实际出发,按照“财政投入一点、乡(镇)村自筹一点、共建单位帮助一点、企业捐赠一点”的办法,多渠道筹资兴建。各乡镇通过盘活土地资源,从土地运营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投入文化广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;同时积极发动社会集资共建,解决建设资金的不足;利用与项目合作解决农村文化广场基础配套。县财政、农业、林业、文化、体育等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并为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实行共建结对。目前全县共投资6000余万元,建成乡村文化广场32个,其中乡镇文化广场22个、美好乡村和社区文化广场10个,使文化广场成为美好家园建设的一个重要亮点。


二、科学规划精心实施

  在乡村文化广场建设中,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,专门从文化、建设、规划、园林等单位抽调人员成立专家指导组,对乡村文化广场从建设选址和规划设计开始把关,研究论证特色文化定位,协调和指导工程建设。各乡镇成立乡村文化广场建设工作小组,建立政府领导、技术专家和群众代表联合会商机制,力争文化广场建设多出精品,少留遗憾。在做好广场绿化、亮化、美化的同时,结合全民健身项目,配套篮球场、乒乓球场和路径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,丰富完善文化广场建设内容,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文体活动需求。通过建设文化长廊、雕塑小品、文化墙、文化石、宣传橱窗等形式,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,展示地方特色文化、传统道德文化和文明创建知识,用优秀文化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生产方式和不良生活习惯,养成新的文明生活习惯,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。


三、提亮主题彰显特色

  利辛县每个乡村文化广场都立足当地文化资源优势,确定文化主题,力争做到个个主题鲜明富有特色。如:展沟镇依托柳下惠故里,打造“和圣文化广场”;胡集镇依托猴戏资源,打造“民俗文化广场”;孙庙乡依托省级文保单位伍奢冢及其遗址历史文化资源,打造“伍奢文化广场”;汝集镇依托元代状元李黼生平事迹,打造“状元文化广场”;阚疃镇依托孙逸久书法艺术的影响力,打造“逸久文化广场”;程家集镇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,打造“非遗文化广场”;马店孜镇集美水寨新村依托古西淝河文化,打造“水之韵文化广场”。通过这些特色定位,建设了一批彰显丰厚历史人文的文化广场。王人镇曹店新村,马店孜镇美徽新村和集美水寨新村、城关镇苏店新村、江集镇江心村等一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和王人印象江南生态园、马店休闲观光产业园、苏店都市农业产业园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,在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同时,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。


四、着力推进群众活动

  实施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工程是一项深受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。为了充分发挥文化广场的作用,普及群众文化,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,县乡村三级联动,县文化事业发展中心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五禽戏、太极拳、广场舞等普及活动,安排专业人才深入乡村定期开展各类广场文体培训。同时安排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展“广场文化周”、“戏曲演唱会”、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”等广场文艺活动,丰富群众文化生活。目前全县23个乡镇文化广场都得到充分利用,人民群众健身锻炼、娱乐休闲、集会活动有了固定场所。农民享受了城市居民同等的文化生活环境,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得到改观,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得到迅猛提升。(利辛政府)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Copyright © 2010-2024 利辛论坛 版权所有 客服QQ:350219687  举报热线:138-1040-3259  举报邮箱:bbslixin@126.com  
皖ICP备17023346号-1 公安备案号:11011402012116  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Licensed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